来源:河南省宏远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:2025-11-04
丘陵地貌以连续起伏纵坡、桥隧密集交错、曲线线路占比高为典型特征,给箱梁运输与架设带来 “爬坡难、过隧烦、转场慢” 的三重挑战。运架一体式架桥机凭借结构集成性与工况适配性,通过实际工程验证了其在这类地形中的独特优势,成为丘陵地区高铁建设的核心装备。

大坡度与起伏地形的强适应性是首要优势,破解了传统设备 “爬坡受限” 的难题。丘陵地带线路纵坡常达 20‰以上,且多连续起伏路段,传统分体式设备需铺设专用钢轨并依赖辅助牵引,而运架一体机通过轮胎式走行系统与增强型动力配置实现直接应对。浙中丘陵某高铁项目中,1400 吨级运架一体机携带 32 米箱梁,沿 2.2 公里 20‰连续纵坡爬升 40 米,其静液压驱动系统输出功率达 440KW,配合智能制动系统实现厘米级速度控制,全程无需额外锚固设施。设备轮组采用液压悬挂技术,可根据地形起伏自动调整支撑高度,使箱梁始终保持水平状态,避免梁体因倾斜产生应力损伤,这一特性在闽北建瓯丘陵段施工中得到充分应用,成功适配 ±3% 的架桥工况与复杂横坡环境。
桥隧衔接段的高效作业能力,直击丘陵 “桥隧交错” 的施工痛点。丘陵地区桥隧比例普遍超过 60%,传统架桥机需在隧道口拆解后转运,再重新组装架设,仅拆装环节就需 3-5 天。运架一体式架桥机通过紧凑型结构设计与低位运梁技术,实现 “不拆件过隧、零距离架梁”。吴广客运专线施工中,900 吨级穿隧道机型携带 32 米箱梁穿越 6 座隧道,箱梁底面距地面仅 10cm,翼缘板精准对准隧道最宽处,两侧预留 35cm 以上安全间隙,无需截短梁体或扩大隧道断面。秦沈客专应用中,该设备在隧道进出口直接完成落梁,省去了传统工艺中 2-5 孔现浇梁的施工,单公里工期缩短 45 天,成本降低 280 万元。
曲线段与狭窄场地的灵活适配性,适配丘陵 “线路多弯、场地受限” 的现状。丘陵地区线路为绕避山体常采用小半径曲线,且制梁场多设于山间平缓地带,转场通道狭窄。运架一体机的全轮独立转向系统与球面绞盘连接结构,使其具备多样转向模式:建瓯制梁场东区施工中,设备在 R≥3500m 的曲线上通过托梁小车的角度补偿,实现 32 米箱梁精准对位,误差不超过 5mm;吴广客专项目中,设备先后 7 次完成 180 度调头转场,无需大型辅助机械,仅通过自身支腿与走行机构的协同即可完成转向,转场效率较传统设备提升 60%。此外,设备无需铺设专用钢轨,可直接在简易路基行走,减少了丘陵地区场地平整的土石方工程量,单项目节省场地准备费用超 300 万元。
载荷均衡与成本控制优势,进一步凸显其丘陵施工价值。丘陵地基承载力差异大,传统运梁车集中载荷易导致路基沉降,而运架一体机的轮组载荷均匀分配在相邻 2 孔梁上,单轮最大负重不超过 25 吨,降低了对地基的加固要求。同时,设备可兼容 24 米、32 米两类主流箱梁架设,闽北丘陵段施工中,同一台设备先后完成 16 孔 24 米梁与 364 孔 32 米梁的架设,无需更换吊具或调整主体结构,设备利用率较分体式提升 40%,综合施工成本降低 23%。